瓶鼻海豚 (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 Tursiops truncatus )
中文別名:大白腹仔、烏鯃、大帕種、牛角魚海豚、南方瓶鼻海豚,中國大陸稱為寬吻海豚(周 1994,王 1999)。瓶鼻海豚其屬名 Tursiops 源自於希臘文,為「貌似海豚」之意;英文以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 來與印太洋瓶鼻海豚( T. aduncus )區別。
外型特徵:瓶鼻海豚分布於全世界的遠近岸溫暖水域,外觀型態隨著各棲地有極大的變異。整體來說,瓶鼻海豚的體型粗壯,背鰭高聳且彎曲,體色深暗,具明顯的額隆與短而厚的嘴喙,體側白斑及披肩帶(cape)的明顯程度隨個體變異。全世界的瓶鼻海豚過去被視為單一物種,直到近年基因、型態、生理等的完整研究歸納,才將棲息於不同海域、不同離岸程度,及具不同特徵的瓶鼻海豚分為數個種類: T. truncatus 、T. aduncus 、T.australis (Hersh 1990, LeDuc 1999, Charlton-Robb 2011 )。
海上辨識特徵:體型粗壯,嘴喙短且呈厚實之瓶狀,全身灰黑偶而披肩明顯。背鰭形狀則變異大,鐮刀型或厚實的三角形皆有。此種行為活潑且好奇心旺盛,可能接近船隻船首或船尾乘浪。
全球分佈與生態習性:瓶鼻海豚廣泛分布於全球三大洋的溫暖水域中,北至挪威,南至南美洲、澳洲、紐西蘭等,估計全球約有六十萬隻個體(Wells 2008)。水溫是影響瓶鼻海豚分布的重要因素,北美的研究指出瓶鼻海豚喜居於表層水溫10℃至30℃間之水域,由於適當的水溫提供充沛的食物資源,使海豚可能有季節性遷徙,例如冬季時西北大西洋的海豚會往南移動(Torres 2005)。瓶鼻海豚的棲息環境包括大陸沿岸、大洋、海洋性島嶼周圍,分布地的鹽度變異大,從海洋、河口甚至河川皆有發現。瓶鼻海豚日夜皆活耀,會在船隻鄰近處休息、遷移、覓食、社交等,季節、棲地、潮位等環境因子及海豚的生理狀態可能會影響這些活動的頻率及持續時間(Read 2003)。
食性:不同地域及離岸程度的瓶鼻海豚食物來源多少有些差異,主要以魚類及少數魷魚為食,底棲性或大洋性皆有,喜好石首魚、鯖魚及鯔科魚類(Wells 2008)。瓶鼻海豚會根據族群內個體的性別與年齡組成,尋找最適宜的覓食地點,例如育幼中的雌性及幼體群較集中於近岸覓食;青壯年及成熟個體則在稍遠的海域。覓食時發展出多樣化的獵捕技巧,例如選擇單獨的捕獵,或製造氣泡網團體合作捕魚、故意擱淺趕魚、吻端裹覆海綿來尋找底棲魚類(Patterson 2011)。
生活史資料:目前從牙齒生長年輪得知,瓶鼻海豚雌雄性最大年齡分別超過58及48歲,且生殖壽命長,高達48歲的雌性仍能生產及哺育幼仔(Wells 1999)。因瓶鼻海豚分佈範圍廣,導致不同地理區之族群存在不同的生理變異,整體而言雌性稍早,性成熟年齡為5-13歲,雄性則為9-14歲,某些地區亦因此導致體型上的性別二型性。雄性終年排精,雌性亦可全年排卵,使終年皆有幼體出生,但生殖高峰為春夏季(Thayer 2003)。母體懷孕期約一年,生殖間隔3至6年,幼體出生體長84至140公分,亦因地區而異(Perrin, 1984)。幼體出生第1-2年以乳汁為主要營養來源,但亦在4個月大之幼體胃內發現有固體食物與乳汁混雜(Wells 1999)。
社會結構與行為:族群由2至15隻個體組成,亦可組成數百隻以上的大群體,成員隨海豚的年齡、性別、繁殖狀態及親緣關係等改變(Wells, 2003)。瓶鼻海豚為『分裂再融合』社會結構的代表種類,群中的子群體組成穩定(小群體中可能包含育幼群、青年群及或成對的雄性成年個體),成員間的緊密關係可維持數年。這些小群體流動性的形成不同大小的群體,依該區的棲地環境與當時的行為狀態呈現多變的社群組成(Tsai 2012)。在眷養的瓶鼻海豚發現有顯著的社會階級,會用侵略式的行為來建立其社會地位,且雄性之階級制度較雌性明顯,而目前在野外尚未發現有階級制度的情形(Wells 2008)。
人豚互動與保育概況:瓶鼻海豚與人類關係匪淺,部分地區的漁人與海豚可合作捕魚(Daura-Jorge 2012),但在許多地區瓶鼻海豚亦也會竊取漁民已捕獲的漁獲而形成衝突(Noke 2002)。此外,瓶鼻海豚也是全世界海洋公園及水族館最常飼養用來表演及研究的種類,隨著對瓶鼻海豚的研究了解與日俱增,圈養品質、活存率及人工繁殖率也逐漸提高(Zhang 2012)。瓶鼻海豚的環境適應能力強,但現今野外瓶鼻海豚的死因除了包含老化、疾病、種內打鬥、被鯊魚攻擊等自然因素外,仍深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如誤觸網具、噪音及棲地污染累積體內毒物等人為因素,使死亡率有逐年攀升的現象(Bearzi 2009),目前IUCN將之列為least concern(LC)等級。
台灣海域的瓶鼻海豚:瓶鼻海豚(T. truncatus)主要分佈於台灣東海岸、北部與澎湖水域,而西南海域、澎湖及墾丁海域則有印太洋瓶鼻海豚之分佈(T. aduncus),其中台灣海峽因位於交界帶故兩種皆有,外觀上可從嘴喙長度及其佔總體長的比例等作區分(Wang 2002)。瓶鼻海豚是台灣東岸常見的目擊鯨種之ㄧ,常出現在大陸棚與大陸棚邊緣之海域(葉2001)。台灣海域的瓶鼻海豚(T. truncatus)的頭骨有兩個特徵具有性別二型性,雌性演化出較長的攝食部位(吻端至內/外鼻孔長度),推測可能是因喜好的食物不同以及利用棲地的不同所導致;而印太洋瓶鼻海豚(T. aduncus)在骨骼型質上則無明顯性別二型性差異,可能因雌雄生活型態無太大差異所致(郭 2006)。此外,台灣海域瓶鼻海豚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 譜系樹分析顯示兩種瓶鼻海豚呈現明顯分群,暗示他們的確身處不同的環境,而不同的選汰壓已影響其MHC class II 基因的演化(楊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