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氏海豚 (Fraser's dolphin, Lagenodephis dosei )

 

中文別名:沙漏海豚、關公眉、烏鯃、粉嘴鯃、短吻海豚、婆羅洲海豚,中國大陸稱為沙勞越海豚(周 1994,王 1999)。弗氏海豚的學名來自於1895年所發現的型態似於真海豚屬(Delphinus)及斑紋海豚屬(Lagenorhynchus)物種的頭骨標本,故命其屬名為Lagenodelphis,基因親源關係(cytochrome b mtDNA)與Stenella、Tursiops、Delphinus三屬較近( LeDuc 1999 )。

 

外型特徵:弗氏海豚的嘴喙短小,背鰭呈三角形;成年體長雄性可達2.7公尺,雌性2.6公尺,體重210公斤,其粗壯的身形使得背鰭、胸鰭與背鰭的比例顯得相對較小。弗氏海豚的體色因性別及年齡而異,大體而言可將其體色分成較黑的背側、灰色的眼帶與乳白色或粉紅色的腹側,但成年的雄性海豚的顏色較灰暗,從眼睛到肛門的黑色帶狀顏色明顯,雌性及幼體則體色較亮且無黑帶,是明顯可以區分性別的特徵(Louella 2008)。

 

海上辨識特徵: 弗氏海豚短胖的身形、比例短小的背鰭與嘴喙是海上辨識時很好的特徵,也可以用雄性明顯的黑色條紋加以輔助辨識。另外,弗氏海豚常大群體出現,且行為活潑、泳速快,常造成海面水花不斷,因此也能從行為來加以判斷。

 

全球分佈與生態習性:弗氏海豚偏好溫暖水域,主要分布範圍介於南緯及北緯30度間,是典型的大洋型種類。目前全球的弗氏海豚豐度僅有針對少數區域性的調查如東熱帶太平洋、東蘇拉海及夏威夷,分別有298,300 (CV=0.34)、13,518 (CV=0.26)、10,266 (CV=1.16)隻個體(Louella 2008, Barlow, 2006)。以海洋中層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為食,喜出沒在水深較深如700-3,500公尺的海域( Wursig 2000)。

 

食性:東熱帶太平洋與蘇拉海域的弗氏海豚以海洋中底層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為食,例如燈籠魚科(Myctophidae) 、蝰魚科(Chauliodontidae)及刺蝦科(Oplophoridae)等的動物(Louella 2008)。此外,弗氏海豚的在各海域的生態相關資料仍十分缺乏(Hammond 2008),是人們不甚瞭解的鯨豚種類之一。

 

生活史資料:出生體長約100至110公分。日本的研究指出雌性約5-8歲性成熟,體長210至220公分;雄性較雌性略晚,性成熟年齡約7-10歲,體長220至230公分,最年長的個體為17.5歲的擱淺紀錄(Amano 1996)。野外觀察發現,弗氏海豚群體的性別比約1:1,並且由各年齡層的個體組成。日本海域的海豚出生高峰為春季與秋季,南非海域則為夏季。雌海豚懷孕期約12.5個月,生殖間距約2年,生殖策略屬雜交模式。

 

社會結構與行為: 弗氏海豚經常大群體出現,例如東熱帶太平洋海域的群體組成由100-1000隻個體不等。其行動快速,游泳時常造成水花噴濺,有時遠離船隻,但船隻速度較慢時會船首乘浪(Perrin 1994)。在東熱帶太平洋、墨西哥灣及蘇拉海域的弗氏海豚常與瓜頭鯨共游(Perryman . , 1994; Wursig . , 2000),其中蘇拉海還有與短肢領航鯨共游(Dolar ., 2006),除此之外較少被觀察到與其他鯨豚種類共游。弗氏海豚的表層肌肉肌紅素濃度高,足以媲美抹香鯨及北瓶鼻鯨(Hyperoodon ampullatus )等擅長深潛的鯨豚種類,因此使弗氏海豚能潛至600公尺以深處覓食。無實際觀察到弗氏海豚的天敵,但虎鯨、偽虎鯨及大型鯊魚皆被認為可能會獵捕幼仔。

 

人豚互動與保育概況: 弗氏海豚經常受到網具的混獲,例如在東熱帶太平洋海域的圍網、日本的定置網、南非的刺網及律賓的流網等;此外,弗氏海豚在歸於保育類前,亦有在菲律賓、印尼等地遭到獵捕。目前IUCN紅色名錄將之列為LC (無危, Least concern )等級(Hammond 2008)。

 

台灣海域的弗氏海豚:弗氏海豚主要出沒在台灣東岸如宜蘭、花蓮及台東與綠島蘭嶼一帶,南至墾丁海域(周2007),經常以數百隻的大群體出現,是賞鯨的常見種類之ㄧ。但其對船隻較敏感,小群體時行為較害羞,當船隻靠近時常改變其原本的活動狀態,改變包括下潛、泳速加快、轉向等行為的增加(游2000)。台東海域的弗氏海豚多分佈於深水離岸1000-2000公尺的水域,(葉 2001),此外根據27隻擱淺與混獲標本的胃內含物資料顯示,弗氏海豚主食海洋中層的頭足類與魚類,特別是褶胸魚科的閃電燭光魚(Polyipnus stereope) 占50.2%,特別常出沒在深海地區(Wang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