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海豚 (Risso's dolphin, Grampus griseus)
中文別名:花紋海豚、和尚頭、圓頭鯃,在中國大陸稱為「灰海豚」 (周 1994,王 1999)。
外型特徵:顧名思義其成體身上有許多白色長條花紋或是圓形紋路,大多是其他同種個體所留下的齒痕,或是烏賊纏鬥所留下的圓形吸盤疤痕。幼體初生時無條紋且體色棕灰,此花紋隨年齡而增加,且體色逐漸變白。本種最大的特徵是無突出之吻喙,頭額隆處有一道明顯凹陷,和其他黑鯨類相同的腹部有錨形白斑(Jefferson 2007)。
海上辨識特徵:在海上最好的辨識特徵是體色灰白和刮痕,及高聳鐮刀狀的背鰭,頭部鈍凹也是明顯的辨識特徵。此種體型粗壯約三米長,和小虎鯨和瓜頭鯨有體型大小與體色的差異。
分佈與生態習性:此種類在世界各處分佈很廣,由溫帶跨至熱帶,常分布於大陸斜坡處水深400~1500m處,尤其偏好大陸陡坡的陡降地形(Bearzi 2010),並且受海水表層水溫影響,15-20℃處發現率較高而10℃以下則較低(Baird 2008)。
食性:喜食頭足類,及部分甲殼類(Blanco 2006)。在台灣的瑞氏海豚胃內含物包含大量的南魷(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及武裝魷(Enoploteuthis chunii)等(王2002)。
生活史資料:瑞氏海豚的生活史資料十分缺乏,根據日本單次漁業捕捉一群七十四隻的瑞氏海豚死亡標本分析結果顯示:目前已知的懷孕期為:13-14個月,每胎的間隔約2.4年。幼豚被目擊的高峰期在太平洋東岸為冬天,西太平洋則為夏秋的月份。瑞氏海豚的性成熟雄性為10-12歲,雌性則為8-10歲。目前根據牙齒切片年齡的估計,最老的瑞氏海豚約為34.5歲(Amano 2004)。而大西海域的瑞氏海豚則體型明顯較大且成熟較晚,雌性11歲開始性成熟(體長約280公分),雄性則超過25歲(體長300公分以上) (Bloch 2012)。兩篇研究均支持瑞氏海豚可能具有外型上的雌雄二型性,成年雄性體長大於雌性,且可能較粗壯。
社會結構與行為:為群聚的軟體,但每群出現隻數不多,通常為10~20隻組成小群,已發現有穩定的公海豚小群組成於大群體中。偶有船首乘浪現象,但多數對船隻反應冷漠或躲避船隻。海上行為豐富,曾紀錄到胸鰭及尾鰭拍水(tail-slapping)、浮窺(spy-hop)或全身躍出水面(Leatherwood 1983),幼豚更加活潑。常與其他種鯨豚共游,亦曾觀察到乘海浪衝浪(Surfing)的行為(Kruse 1999)。
保育概況:在全球的漁業活動區域內,曾發生海豚偷吃延繩釣漁獲,以及受困於圍網或流刺網而死亡的情形,並且在其體內發現不可消化的塑膠類物質,以及組織內的污染物殘留。捕鯨活動亦存在於瑞氏海豚,例如將嚴重影響當地族群的斯里蘭卡及日本的小區塊捕鯨。全球的瑞氏海豚數量雖未實際測量,但在西班牙地中海海域(Gaspar 2007)、墨西哥灣約八萬隻、美國東側北大西洋海域約二萬隻、加洲海域(東北太平洋)約三千隻,以及東熱帶太平洋約17萬隻,各海域所估計的族群量皆不小。因此廣泛的分布及數量的豐富使瑞氏海豚目前在INCN列為Least concern (LC)之等級(Baird 2008)。
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瑞氏海豚少有集體大量擱淺,且生活於遠離陸地的大陸斜坡,因此一般被認為不易觀察(Baird 2008)。然台灣位於熱帶及亞熱帶區域因此水溫溫暖,且東部海域海底地形陡峭,是瑞氏海豚覓食及照顧幼豚的理想棲地(葉 2001).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出現率在水深500-1500公尺顯著高於500公尺以淺與1500公尺以深處,於夜間覓食,主食南鱿(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及武裝鱿(Enoploteuthis chunii),黃昏前的大群體聚集可能為覓食集結 (feeding aggregation) (林 2002)。此外瑞氏海豚廣泛分布於台灣宜蘭南部至台東海域,並同時是賞鯨主要觀察種類之ㄧ。而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常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包含早期的直接鏢射及至今網具的混獲(周2008)、逐漸密集的賞鯨活動(郭2001)以及海洋軍事活動,故獲得當地海豚的生態學資料如生活史、年齡性別組成、性成熟資訊以及遷移習性等,將是未來制定保護規範的重要基礎。目前根據擱淺、混獲及海上觀察資料已知,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約在10歲時達性成熟,繁殖季集中於夏秋兩季,懷孕期約一年,此繁殖季與生活史資料皆與日本相似,推斷台日海域之瑞氏海豚同歸屬於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族群,成年體長雄性253–265 cm;雌性240–255 cm,其體長較其他海域者為小(Chen 2010)。